Workflow
多地出现“负电价” 既然卖电“不挣钱” 为何电厂不愿停机?
Mei Ri Jing Ji Xin Wen·2025-10-30 06:29

就在临近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之际,四川电力现货市场在进入结算试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9月20日当天,省内电力现货价格出现全天负电价,出清最高价格为-34.8787元/兆瓦时(即-0.034元/度), 最低价格为-50元/兆瓦时(即-0.05元/度),引发各界的热议。 此前负电价已在山东、浙江、内蒙古等多地发生,它是如何产生的?会如何影响电厂收益?明知电价为 负,发电企业为何选择不停机继续发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采访了多位发电企业、能源专家和高校学者,试图还原负电 价背后的真相。 负电价频率逐步增加 我国各地电力现货市场都会设置交易限价,多数省份最低限价为0元/度。部分允许价格为负的地区如山 东、内蒙古,此前就曾出现过负电价,这通常发生在电力供应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每经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来,国内电力市场的负电价现象从零星出现到逐渐增多,并呈现"从单点到多 省、从短时到长时"的趋势。 2019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在国内首次出现负电价——-0.04元/度的出清价格;2023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 出现连续21小时负电价;2024年"五一"期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出现连续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