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比亚迪、途虎三股势力争相入局,谁能破解新能源后市场“千亿蓝海”的盈利密码?
随着早期新能源车型陆续脱保,预计2025年超300万辆新能源车将"脱保",未来八年预计近2000万辆动 力电池将超出质保期。这意味着一个千亿级的后服务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敞开大门。 巨大的售后市场潜力正吸引着电池厂、主机厂、汽服连锁等众多势力竞相涌入,新能源售后市场"卡位 战"已然打响。 其中,宁德时代以"技术权威"横向输出,比亚迪以"整车品牌"纵向控制,而途虎则是"售后服务平台"的 广泛整合,聚焦爆发中的保外服务蓝海。 然而,当新能源产业利润正从制造端向服务端加速迁移,究竟谁能更精准地捕捉脱保用户的真实需求? 谁又能主导这场价值重构,成为后半场真正的赢家? 三股势力布局路径各异 宁德时代:以技术驱动"开放赋能" 目前该模式已在上海、青岛、厦门、西安、长沙、深圳6城试点区域维修中心,实现电池"维修—替换— 回收"全链路内部循环,强化技术控制力与售后闭环。 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其"封闭性":该体系仅服务于比亚迪品牌车型,市场天花板由其整车销量决定,成长 空间相对有限。同时,对于车主而言,在质保期内基本被锁定在官方体系内,选择权较少,且自建网络 的重资产模式也带来了较高的运营成本。 途虎养车:聚焦保外市场平台化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