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机制筑牢粮安根基
Jing Ji Ri Bao·2025-11-06 00:08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亿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牵系14亿多人饭碗能 否端得牢、端得稳。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一成绩,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坚 实托底,也离不开市场机制的有力推动。实践表明,唯有持续完善市场机制,构建稳定合理的价格预 期、畅通高效的流通体系、科学精准的供求调节与持续拓展的数字化赋能,才能真正激活农民种粮内生 动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江宁 张开 作者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 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调供求以稳预期,优结构以强底气。供求关系的有效调节,是引导农民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托,也是 市场机制激发持续种粮动力的内在支撑。粮食供求平衡,事关市场稳健运行与农民切身利益。清晰稳定 的供求格局,有助于农民在土地利用、资金投入与劳动安排上作出更科学的判断。近年来,我国持续健 全粮食储备与产销衔接机制,不断提升调控能力,努力维持供求基本平衡。在供给侧,逐步形成"余粮 收储、缺粮投放"的调节模式,精准平抑产销波动;在需求侧,依托产销区省际协作,推进"按需生产、 定向供应",使农民种植决策更贴近市场实际。稳定的供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