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Jing Ji Ri Bao·2025-11-07 00:31
源头分类是基础。需科学配置分类投放设备,优化点位布局;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探索接地气的宣 传引导方式,广泛开展桶边督导、日常巡检等活动,充分激发居民分类投放的动力。同时,压实生活垃 圾分类责任,既要避免基层代替居民进行二次分拣,也要杜绝过度依赖经济激励的短期行为。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住建部表示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将基本实现 垃圾分类全覆盖。然而,"广覆盖"与"深落地"的衔接仍有落差,部分地区仍存在生活垃圾乱投错放、清 运车辆混装混运等问题,需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垃圾分类高效落地。 垃圾分类涵盖前端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理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都会导致整体 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推动垃圾分类高效落地,必须构建前中末端协同发力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综合利用是保障。末端处理是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处置技术 向高效化、低碳化、资源化方向迭代升级,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垃圾处理方式,最大化释放垃圾的生态价 值与经济价值。 垃圾分类既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试金石,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行动。唯有加强全链条治 理,构建科学长效机制,才能推动垃圾分类真正落地见效,让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