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吹牛,小字免责”:车圈营销乱象,正在裹挟消费者
Di Yi Cai Jing·2025-11-10 04:09
"大开眼界,以前从没想到汽车营销还能这么玩。" "遥遥领先,反复洗脑;大字吸睛,小字免责;饥饿营销,订单注水;不抢就没,周榜内卷。" 当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周斌用"4组词、32个字"点名批评汽车行业的营销乱象,车企浮夸造势的遮羞布也 被揭下。他说,"限量饥饿营销加订单注水,制造不抢就没的焦虑,或许有些友商陷在了销量周榜'内 卷'里,反而忽略了最核心的本质。" 当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汽车制造业后,原本简单朴素的车圈营销方式被打破,一系列营销怪象随之层出 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些营销噱头不仅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也让原本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瞠目结 舌:"大开眼界,以前从没想到汽车营销还能这么玩。" 第一财经记者翻阅各大车企宣传海报,"小字"确实已成较为普遍的现象。 某款热门车型为了宣传车身强度,宣称"全系标配2200MPa某超强钢",而小字写着"某超强钢是指材质 项目名称";该车0~100km/h加速时间是2.98s,但括号内标注"不含起步时间"。 近日开启预售的一款车型在海报上突出宣传了"全球最快""全球最长""同级唯一"等词语,然后小字注 明,"全球""同级"相关表述均基于车长在5000mm以上的七座混动量产车型公开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