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赤子之心永相传
Xin Hua She·2025-11-11 14:10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手记:赤子之心永相传 新华社记者刘祯 "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11月11日,北京,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报告厅。200余名科研工作者齐聚,一句话被频频提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彭桓武隐姓埋名,投身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攻关。在极端困 难的条件下,他带领年轻团队从零开始,取得关键突破。等到颁发奖章时,他却表示"工作是大家做 的",并挥笔写下"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为我国物理事业的起步播撒火种,彭桓武感召并培育一代代科研中坚。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周善贵回忆,作为创所所长,彭先生在这里竭力营造自由宽松、平等交 流的学术氛围与开放合作、美美与共的发展道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董宇辉说,我国陆续建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国散裂中子源、高海 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持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正是对彭先生早年奠基开 拓的最好告慰。 纪念,是为了更好前行。 这里举行的是"彭桓武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这句话正出自"两弹一星"元勋彭 桓武之口。 1938年,23岁的彭桓武远赴欧洲留学,师从玻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