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取款人搞“有罪推定”,银行不能都甩锅给“反诈”
银行取款遭遇非难,本案不是孤例,难得的是,此番争论比较清楚地得到涉事单位承认几个关键事实。 其一,当事银行以两万元为标准设置取款限制、核实用途,据称源自反诈工作需要,但即便是同一地方 的同一银行的不同支行,也明确否认相关说法。其二,事发地反诈中心明确回应媒体采访,表示和他们 无关,"这是银行自己的问题"。 统一的银行业规范已经有松动、人性化执行的趋势,而地方化的银行分支机构却可能还在"一刀切"执行 和"加码防控",这令人错愕。据智通财经就此对山东、河南、云南、安徽、浙江等多省份十余家银行网 点展开的测评发现,不同区域网点在扫码报备、查看流水、联系家属等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取款 限制甚至更低。山东东营、河南平顶山等多家银行标准普遍低于国家统一标准的5万元,中国银行某支 行甚至1万元就要扫描公安局报备码,填写身份证、取款用途和(银行)账号等,现场进行核实。而事 发地东营的另一家建设银行网点,虽然取款限额抬高到3万元,但如果是"包红包"之类的事由需要提供 类似结婚照片、家庭群信息佐证,必要时还要联系家属确认。 一次取款,一场轩然大波。据央视法治在线、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有律师于11月5日在建设银行 山东东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