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落幕,巴菲特“最后一课”:那些穿越周期的智慧永不过时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陈超】当95岁的沃伦·巴菲特在感恩节公开信中写下"安静退场"的决定,全球投 资界都在为一个时代的落幕驻足。从1965年接手市值仅470万美元的濒临破产纺织厂,到将伯克希尔-哈 撒韦打造成市值数千亿美元的投资帝国,60年间,他不仅缔造了股价累计涨幅超5.5万倍、年化复合收 益率19.9%的财富神话,更用一生践行的投资哲学与人生信念,成为跨越时代的精神标杆。这份"最后 一课",无关短期投机技巧,而是关于价值、耐心与敬畏的深层思考。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里,"能力圈"是最核心的底线,只碰自己真正看懂的领域,哪怕错过再多"风口",也 绝不盲目跨界。2000年互联网泡沫沸腾时,科技股股价翻倍上涨,市场质疑"巴菲特老了,跟不上时 代",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只因"看不懂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与盈利逻辑"。后来泡沫破裂,无数投资者 血本无归,伯克希尔却因坚守边界安然无恙。 1988年,他斥资13亿美元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看中的不只是财报上的数字,更是这家公司百年品牌沉淀 下的"护城河"——无需频繁创新,却能凭借消费者粘性实现稳定盈利。如今,这笔投资每年带来的股息 收入就超过7亿美元,远超当初本金。 2016年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