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力盐碱地上长出“新粮仓” 建行山东省分行破题盐碱地信贷
Xin Lang Cai Jing·2025-11-14 09:16

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昔日的"白色荒漠"上,正悄然发生一场"绿色革命",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孕 育着丰收的希望。 盐碱地,被视为耕地的"后备军",其改造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促进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然而,这块"硬骨头"并不好啃。盐碱地改良期投入巨大,产出却主要是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粮食作物; 产权分散的农业用地,也难以成为传统信贷认可的合格抵押物。融资瓶颈,一度严重制约着盐碱地综合 利用的步伐。 面对困境,山东建行主动破题。2024年以来,该行紧密对接全省盐碱地改造规划,将东营、滨州作为重 点突破区域,深入实地考察论证。省、市分行共同研究探索盐碱地治理过程中信贷支持模式,加强与政 府和企业沟通,积极对接重点改造项目,确定授信方案,就项目风险点、风险与收益匹配性等进行诊断 会商。 东营捷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成为了一个生动的注脚。该公司承担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综合利用 及耐盐碱种质资源培育项目,涵盖63633亩盐碱地、涉及6个乡镇。项目通过田块建设、灌排节水、道路 设施、土壤改良等工程的实施,实现盐碱地垦造与耕地改良,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提高 农民收入。然而,项目启动之初,便遭遇了融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