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5年蝶变:机器人告别“炫技”,全产业链“拼实用”
这些机器人大多以有形实体为核心,功能集中在表演展示或单一场景体验,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大众对机 器人的固有认知,从而带来猎奇式的视觉冲击。 而在2025年的高交会上,机器人的形态早已突破"单一实体"的局限。在展馆内,机器狗已成为最常见的 形态,多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数字人、机械臂、灵巧手等各类实体或虚拟形态琳琅满 目。 与5年前相比,参展商在演示机器人产品时,不再执着于单纯的炫技,更聚焦其应用功能。 在5年前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上,宇树科技那只灵动跳跃、 能完成后空翻的四足"机器狗",是全场争抢镜头的顶流,围观人群只为定格这份科技新奇。 近日,在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同台搏击已不算新鲜,机器狗早已成展馆"常 客",观众的追问却愈发专业:"工业机器人承载量能到多少?""人机交互的安全边界在哪儿?" 5年时间,高交会的机器人产业正从拍照打卡的新奇展品向智能生活服务与产业落地的主角蜕变。 在本届高交会现场,多位机器人产业链从业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采访 时表示,如今无论是研发端还是需求端,大家对机器人产品的首要考量都是落地与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