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年沙尘暴次数下降60% 粮食和饲草增产超20%“十四五”绘就绿富同兴新画卷
Nei Meng Gu Ri Bao·2025-11-17 03:27
生态质量的跃升让群众获得感倍增。2024年,通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2天,较2020年增加9 天,细颗粒物浓度累计下降17.6%;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从40%提升至60%。大唐通辽科左后旗 光伏治沙项目更展现出"板上发电、板下生绿"的魔力,运维主任孙海东介绍:"两年前还是荒沙,现在 光伏板下牧草没过脚踝,每年发绿电1.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5.9万吨标准煤。"如今,该市单位GDP二 氧化碳排放降低23.16%,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8.5%,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从西辽河的粼粼波光到沙地上的光伏蓝海,通辽用五年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 内涵。这片曾经饱受生态之苦的土地,如今正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笔墨,在科尔沁大地上描绘着生 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也让人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治沙与致富的深度融合,让黄沙变"金沙"。每年春季,通辽大地上的"塞外红"种植农户都会忙着给 苹果树剪枝。"这果树既能卖钱,又能固沙,好处多得很!"科左中旗敖包苏木巴彦敖包嘎查村民王春生 介绍,"这果树耐寒抗旱,盛果期一亩地能结750公斤果子,林下还能搞养殖,咱这也是一地双收!"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