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席观察】“以债补贷”下的中国货币新信用结构
Jing Ji Guan Cha Wang·2025-11-17 11:47

再看结构。落到"信用"这条线,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54万亿元,同比仅6.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6.5%,已经处在有统计以来 的低位区间;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16万亿元;10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 亿元,环比大幅回落,也明显低于市场此 前对"信用修复"的期待。 拆解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来看,10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同期政府债券余额同比增 长19.2%,余额占比升至21.3%,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合计30.9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 3.72万亿元。 欧阳晓红/文 为什么宏观里的"钱"越来越宽,微观里的"心"却越来越重?目光投向这一"以债(券)补贷(款)"阶段的中国货币新结构。 当上证指数于11月13日触及10年来新高,A股总市值再创纪录的同时,中国10月的金融数据却并不"亢奋":人民币新增贷款大幅低于预期,信贷增长处于历 史低位。社会融资规模和M2(广义货币)虽保持在"合理偏宽"区间,但拆开结构看,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