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如何消解成长烦恼
Xin Hua Wang·2025-11-18 04:4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预制菜能好吃?""价格能透明不?""先解决科技与狠活吧!"……"西贝事件"余波未平,近期,一 则关于网络餐饮服务应实施"明厨亮灶"等举措的征求意见稿,又让预制菜话题升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工业与冷链的发展,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预制菜亮相大众餐桌。据艾媒 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当餐饮行业日趋工业化,预制 菜为何难以摆脱争议?其背后是消费者认知的偏差,还是产业发展必然经历的阵痛?此次争议再次引发 业内和公众的思考。 消费者的三大槽点 "少了些锅气!"家住杭州屏风苑的李阿姨一直对预制菜没有好感。她已习惯每天赶早市买菜做饭, 只为那一口"热腾腾的新鲜"。 记者走访发现,公众对预制菜的第一大槽点便是"不好吃"。 比如"下班到家已经天黑了"的刘女士,一边跟记者说着话,一边用"酸菜包+冻鱼片",3分钟整出一 道酸菜鱼,再用微波炉"叮"一下端出一盘红烧肉。 销售员小楼成天在外跑,出租屋里也没像样的地方做饭,经常用预制菜应付。 他们对菜品的评价都是"快是真快,但真的不咋好吃"。 预制菜的第二大槽点是,绝大多数餐饮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