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年喊“冻”年年难动,民生发展后腿拖不得
Xin Hua Wang·2025-11-18 12:44

连续几天,我国多个省区市遭遇寒潮天气。面对气温骤然下降,一些小区供暖温度不达标、投诉难 处理、设施维修不及时等供暖"老问题"再次显现。 近年来,有的地区已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手段新办法改善供暖情况。各地要加快供暖全链条数 字化改造升级,建立从供热站到管网,再到终端的智能检测系统,既能实现基于室外天气、建筑保温性 能、用户习惯等数据的精准供暖,又能提前发现管网泄漏、设备效率下降等问题,让供暖保障更高效。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 题。冬季供暖是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家里的温度量得出民生的温度。供暖效果如何,关键还 得看是不是把老百姓的冷暖真正放在心上。政府、企业、社区一起使劲,把责任压实、把服务做细、把 技术用活,才能让屋子热起来,让大伙的心暖起来。 【责任编辑:杨鑫宇】 破解供暖"老问题",要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监管力度。相关主管部门不能简单把供暖这项公共服务推 给市场,而是要依法依规加强对供暖企业的监督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重点关注,对服务质量不 达标的企业予以处罚。同时要健全淘汰机制,对那些连年不达标、信用等级差的企业,该清退就清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