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总体消灭“拎马桶”,上海为何用30多年完成一件事
Di Yi Cai Jing·2025-11-18 14:29

"投资于人"里,孕育着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在接续30多年努力,完成成片二级旧里改造、解决集中成片"拎马桶"问题的基础上,又经过3年攻坚战,2025年9 月,上海"拎马桶"改造总体完成。 做饭"抢灶台"、如厕跑楼外、排队倒马桶等上海老弄堂景象,逐渐成为历史。而关于马桶的记忆变迁,不仅考验 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治理决心和智慧,也成为上海"投资于人"的温暖实践。 最难的就是方案要让居民都能接受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已经开始推进旧城区改建。"上海杨浦区住宅更新发展中心主任陈颖对第一财经回顾 说,通过三十多年时间,总体完成了 "拎马桶"改造。"杨浦区的改建跟着市委、市政府的整体节奏步步推进,同 时在部分地区试点,希望能为上海市房屋改造提供一些示范案例。" 杨浦区是老工业转型城区,曾是二级以下旧里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区,总量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还有着不少上世 纪50至70年代建设的工人新村、不成套或无卫生设施职工住宅。 由于许多上海早期建筑未设计独立卫生间,居民需使用木质马桶并定期倒便。"倒马桶"成为大多数居民几十年的 日常。能写"下只角"里拎马桶、也能写"上只角"里喝咖啡的海派作家程乃珊,曾将杨浦形容为"穷街",也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