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十年的普惠实践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2025-11-18 18:42
◎记者 周亮 11月以来,广州等多地的惠民保产品进入2026年投保期。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不少产品在维持低保 费的基础上,也在保障责任、起付线、特药目录等方面进行了升级。 作为普惠保险的典型产品,惠民保从试点到全国推广,已走过十年发展历程。十年间,各地惠民保"百 花齐放",产品数量稳定在两百款左右,已成为缓解群众"看病贵"难题的重要力量。但在"死亡螺旋"与 保障范围扩宽等挑战之下,惠民保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健康运营,也是业内关注的话题。 "存量优化"格局 惠民保,又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是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保险公司商业运作、居民自愿参 保的一种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惠民保最早于2015年在深圳出现,202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根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教授团队发布的《2025年城市定制型商业 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国累计推出313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 历经十年发展,惠民保市场格局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当前正常运营产品稳定在202款,传 统型惠民保占比超八成,市场基本盘趋于稳固。 就2025年新产品来看,市场呈现"双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