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产业突围路怎么走——来自新疆石河子市的调查
Jing Ji Ri Bao·2025-11-19 03:22
经济日报记者 耿丹丹 乔文汇 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要的工业基地,石河子市工业"家底"厚实,但在发展过程中,工业结构偏 重、产业链条偏短等问题仍客观存在。面对能源绿色化和产业绿色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老牌工业基地如 何实现高质量转型?如今,石河子市迈开"逐绿向新"步伐,开启能源结构与产业形态新变革。 新疆石河子市是1950年开垦出的一块绿洲,也是新疆纺出第一缕纱、织出第一匹布、产出第一块糖 的地方。经过几代人的开发建设,这里逐渐培育形成碳基、铝基、硅基、能源、纺织服装、农产品精深 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规上工业企业178家。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当地在 发展中遇到了能源及能耗瓶颈,并面临"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环保压力,对于能 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有着迫切现实需求。 能源结构向"绿"、产业结构向"新",成为石河子市的坚定选择。近年来,当地加快推动能源和产 业"双线"绿色转型,坚持以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为引领,助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 快培育。一排排光伏板串联起城市级"源网荷储"网,绿色工厂、绿色示范项目不断涌现,智算中心、数 智化企业纷纷落地,现代设施农业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