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亿元科创债发行热潮背后:国企发行规模占逾八成,民企参与活力有待激发
Mei Ri Jing Ji Xin Wen·2025-11-19 13:02
然而,市场热度背后暗藏结构失衡:国有企业发行规模占比超八成,而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92%以上的民营企业,其科创债参与度 仅10%左右。业内人士在受访时指出,融资成本高、增信渠道少、期限错配等问题制约民企参与意愿。从投资者视角而言,市场缺乏 多样化的风险缓释工具来分担科创债违约风险,导致投资者普遍要求"主体评级AA+及以上"或"有国资背景担保",对民企信用风险容 忍度低。 视觉中国图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张益铭 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为科创债注入强劲动力。前三季度,已有超600家主体发行科创债约1.4万亿元,科创债成为 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融资渠道。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在政策支持下,科创债市场发行主体预计将进一步扩容,未来民企发行规模有望提升。 科创债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1年3月,上交所启动科创公司债试点时,月均发行规模仅16亿元,尚处探索期;2022年5月,沪深交易所发布科创债指引、交易商 协会推出科创票据后,"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的框架正式落地,月均发行规模跃升至320亿元;2023年4月,证监会推出"即报即审、 审过即发"绿色通道,科创债发行效率明显提升,月均规模升至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