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中微子实验看透“幽灵粒子”
Ke Ji Ri Bao·2025-11-20 00:57
从地面入口乘上缆车,沿斜井隧道缓缓下行,伴随鼓风机的持续轰鸣,约15分钟后,记者抵达一个 宽敞明亮的地下空间。这里位于地下700米深处,正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所在地。 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极早期,空间中曾遍布着微小的"密度涨落",它们是未来所有星系、恒星乃至生 命的原始"种子"。但如果中微子完全没有质量,它就会以光速飞驰,从而将这些珍贵的初始"种子"全部 抹平。 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此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JUNO装置建设成功并发布首个 物理成果。利用JUNO投入运行后59天获取的数据,JUNO合作组成功测量了两个关键的太阳中微子振 荡参数,并将测量精度提升至此前最好结果的1.5到1.8倍。 作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规模、超高精度中微子实验装置,JUNO主要解决哪些科学问 题?研究中微子对普通人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提高中微子振荡参数的测量精度?针对以上 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第一问:中微子有隐身特性,研究它能揭示哪些奥秘? 中微子是一种"幽灵粒子",能轻易穿透地球和人体,却几乎不留痕迹。"这种几乎不与物质作用 的'隐身'特性,使中微子成为完美的宇宙信使,携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