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记者手记|从巴黎到贝伦 感受气候谈判“冷”和“热”
Xin Hua Wang·2025-11-21 05:39

地球在"变热",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却在某些国家屡屡"遇冷",反映出全球合作出现的裂痕。作为历史 上累计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政府今年首度未派高级代表出席COP30,从雄心到资金,都在拖 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21日电记者手记|从巴黎到贝伦感受气候谈判"冷"和"热" 新华社记者张晓茹赵焱周永穗 靠近赤道的巴西北部雨林城市贝伦,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河从这里奔腾入海。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在此举行。东道 主巴西选择在这个小城举办COP30,意在警醒世人"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地区既是吸收温室气体的碳 汇,也是对抗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的前线。 同样主题的大会,十年前曾在法国巴黎举行。巴黎在北纬48度左右,塞纳河穿城而过,冬季平均最高气 温不到10摄氏度。2015年底,尽管彼时的巴黎刚刚经历罕见的恐怖袭击事件,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领 导人如约而至,出席了《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21)开幕活动,为谈判注入强劲的政治推 动力。 当时,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COP21最终协商一致通过《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 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