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轮驱动 捕捉“双低”优质可转债机遇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2025-11-23 20:06

□本报记者 王鹤静 为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产品定位,刘怡敏和团队构建了防守型、平衡型、进攻型三类不同风险收益特 征的可转债量化投资策略。其中,防守型策略适用于逆势环境,抗风险能力较强;平衡型策略适用于震 荡市环境,攻守较为均衡;而进攻型策略适用于趋势性上行市场,追求较大的收益弹性。 总体来说,刘怡敏表示,量化策略能够相对较好地捕捉到偏右侧的布局机会,当行业基本面拐点将近或 者已开始转变,正股估值往往会先于可转债启动上行,量化策略能够较好地把握景气传导过程中的时间 差,提前发掘机会,为组合创造先发优势;即便介入稍晚,也能把握住后续持续行情。"比如,最近光 伏、储能等板块行情,我们通过算法紧跟市场热点,挖掘到了相关标的,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回报。"刘 怡敏举例说。 主动与量化互补发力 在量化策略捕捉市场动能的基础上,刘怡敏和团队还会通过主动择券自下而上挖掘机会,力争实现收益 增强的效果。 由于可转债相比正股标的较为稀缺,某些行业找不到合适的可转债资产,刘怡敏和团队放弃了中观行业 配置的思路,转身扎根于基本面研究,挖掘质地优良的可转债资产。"比如,周期类的可转债标的可能 存在困境反转机会,成长类可转债标的可能更多是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