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刘怡敏: 双轮驱动 捕捉“双低”优质可转债机遇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2025-11-23 20:15

□本报记者王鹤静 面对可转债市场投资机遇,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刘怡敏和她带领的固收团队 历时三年,打造了一套系统化的可转债投资框架,以量化体系捕捉市场动能作为底仓配置,以主动择券 自下而上挖掘优质机遇,力争为组合创造量化增强的收益效果。 当前可转债市场进入高位震荡区间,刘怡敏分析认为,行情驱动因素主要是可转债市场供需错配以及正 股走强带动可转债估值抬升。展望后市,刘怡敏对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随着可转债报批提速,有望出现 供需两旺的格局,科技类可转债以及传统板块的低估值可转债都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为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产品定位,刘怡敏和团队构建了防守型、平衡型、进攻型三类不同风险收益特 征的可转债量化投资策略。其中,防守型策略适用于逆势环境,抗风险能力较强;平衡型策略适用于震 荡市环境,攻守较为均衡;而进攻型策略适用于趋势性上行市场,追求较大的收益弹性。 总体来说,刘怡敏表示,量化策略能够相对较好地捕捉到偏右侧的布局机会,当行业基本面拐点将近或 者已开始转变,正股估值往往会先于可转债启动上行,量化策略能够较好地把握景气传导过程中的时间 差,提前发掘机会,为组合创造先发优势;即便介入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