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方位看待地方债务,在发展中化解隐债
Cai Jing Wang·2025-11-25 12:44

作者 | 张斌 编辑 | 王延春 化债的目的是防止地方政府过度举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成本,让债务融资与投资项目更匹配。而不是 降低全国的债务规模;不是压缩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制约地方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对待地方债务,既要看到地方政府举债存在诸多弊端和后遗症,又要看到地方政府举债对于推动中国城 市化进程、改善民生和产业升级的支撑,对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和现实宏观经济稳定的积极作用。 即便是考虑了广义的地方政府的宽口径债务以后,中国政府也没有过度举债。在发展中化解隐债,要结 合新的发展环境提升对公共债务价值和公共债务风险的认识,前门要开的够大、才能关上后门。 全方位看待地方债务 事实1:地方政府预算外债务高速增长,地方政府事实上不能撒手不管的债务规模较大。截至2023年 末,全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14.3万亿元。这是政府认可,未来需要由政府偿还的债务。除此以外, 还要考虑虽然目前不被认定为地方政府债务,但是地方政府很难撒手不管的债务。一是城投公司债务, 一旦城投债务违约,地方政府还是要面临巨大压力。即便这些债务在名义上并不算作隐性债务,地方政 府不得不想办法帮助平台企业。换句话说,虽然不是我的债,但相关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