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专项债转身耐心资本 800亿活水加码科创投资
Zheng Quan Shi Bao·2025-11-25 18:24
尤为关键的是,政策特别将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纳入专项债券 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这一突破性调整为专项债流入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撕开了"口 子",也为地方政府借助专项债撬动产业投资提供了清晰的政策依据。 当然,这对地方政府的实力也提出挑战。水木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唐劲草认为,地方政府需要具备较强 的财政实力、成熟的基金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 专项债投向的转变,背后是地方财政现实压力与国家战略导向的双重考量。长期以来,政府投资基金是 地方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工具,但这类基金的资金供给高度依赖年度公 共财政预算。近年来,不少地方面临财政收入增速趋缓、支出压力持续加大的挑战,传统财政投入模式 难以为继,急需开辟新的资金渠道。 与此同时,专项债传统投向也遭遇瓶颈。"过去专项债聚焦基建领域,但如今这类优质项目的储备也不 够了,大量资金无处可投;而曾经作为重要投向的房地产收储领域,受市场形势影响风险高企,也不再 适合大规模资金投入。因此,将专项债转向政府投资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既契合国家科技创新战 略,又能有效规避传统领域风险。"华南一券商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