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种子,在离地数米的枝头生根发芽 高压繁殖法助博罗红豆“延续血脉”
Nan Fang Du Shi Bao·2025-11-25 23:0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研究团队在象头山开展博罗红豆枝条高压繁殖实验。 研究团队在象头山苗圃开展博罗红豆嫁接实验及少数嫁接存活的个体。 研究团队在象头山调查博罗红豆结实状况。 研究团队在象头山开展高压繁殖实验——生根枝条的种植管护。 位于德庆林场红豆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红豆属植物多样性梯度BEF野外回归示范地。 2025年7月,正值岭南盛夏,在象头山幽深的溪谷间,18株生出饱满根系的博罗红豆枝丫上的高压盒被 揭开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峥峰真切触摸到了希望的温度。同时,作为广东省野生动植物 保护协会植物保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脆弱的"幼苗",承载着一个物种免于灭绝的未来——它们生长于离地数米的树枝上,无需种子,却 在高空生根发芽,如同自然法则外的一场生命奇迹。 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博罗红豆困守于广东狭窄的溪谷山脊:仅存不足千株,近五年无健康种子 自然生成。而博罗红豆的生存困难,是多种红豆属极小种群命运的缩影。在广东,这般挣扎于繁衍困境 的珍稀植物,博罗红豆并非孤例。 如何拯救这些或将消失的珍宝?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画卷中,科研工作者编织起了一张"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