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微空间的文明“再生”记
Xin Hua She·2025-11-26 04:07

一条社区窄巷,两侧密集排列着包子铺、理发馆等铺面,开锁匠、裁缝、水电工等商贩随地"开摆",外卖骑手鸣着喇叭在缝隙中穿梭……一年前 的重庆市渝中区大坪街道大坪正街一巷摊位杂乱,邻里纠纷不断。 如今,改造一新的街巷里,居民在"文明微景观"争相打卡,老式木柜改造的花艺角落精致美丽,"大坪小事"摄影展记录下社区感人故事,便民义 诊、民情接访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曾经的"鸡毛蒜皮"之地变身"诗情画意"空间。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渝中区打造"文明有范儿"示范治理空间的努力。渝中被誉为"重庆母城",饱受老城区公共空间有限的困扰,垃圾分类不规范、 无序停车等"小事"成了文明"绊脚石",靠文明宣讲规劝收效甚微。 如何让文明可感可及? "一方面社区有不少背街小巷、'灰色'角落等微空间待利用,一方面文明建设需要空间和场景载体。"大坪正街社区党委书记朱静说,"文明有范 儿"示范治理空间是渝中围绕一类或几类不文明行为,通过供需匹配、空间优化、精准治理等建设的中小型场景化文明示范载体。 石油路街道因拥有大型商业综合体,日均集聚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约2200人,人车混行是个"老问题"。为此,街道在商圈核心区域打 造了"人车分流"示范治理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