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登山:桐城姚鼐如何雪中登泰山
Jing Ji Guan Cha Bao·2025-11-26 07:19
清 《十二月令图轴》九月中的赏菊 当然,登高也未必要在九月初九,以登高为日常的娱乐方式,在魏晋南北朝时也逐渐兴起。《文心雕 龙》有言:"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说的就是呈现山水之美的山水诗在晋末宋 初的形成,随着古人精神意识的发展,他们能以审美的视角去欣赏山水、于山水中作乐,谢灵运、谢朓 即为寄情山水者的榜样。 清 徐扬《姑苏繁华图》中山上娱乐的人们 (原标题:古人登山:桐城姚鼐如何雪中登泰山) 文博时空 作者 尹博 谈及登高,似乎总是能让人回味起摩诘居士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少一人。"王维客居异土,怀乡思人,想到家乡的兄弟哪怕相隔遥远,大概也会在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登 高望远,为自己留一枝茱萸吧。 区别于对山的崇拜祭祀和登山封禅,重阳登高确实是最具代表性的可能也是最早的休闲性登山习俗,在 汉高祖时即有对重阳登高习俗的记载,而当时人们认为,九月初九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为避免处在天 地之气交汇处从而沾染邪气,要登高山、插茱萸、饮菊酒以防病消灾。 清 《十二月令图轴》九月中的登高 登高望远,游目骋怀,为纵情山水的最好方式。在众多山川中,泰山在古人心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杜甫有诗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