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创新政策组合驱动新质生产力
Di Yi Cai Jing·2025-11-26 14:19

新质生产力增长的关键是"创新"与"创新引致配置"共同提高,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合适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生产要素成本与技术水平两方面。中国过去四十余年的快速 增长,得益于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与出口优势。然而,这种基于低成本的比较 优势随着经济体量扩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强而下降,粗放式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实现创新发展非常重要,那要采用何种合适的产业政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它需要制度体系支持、市场需求引导。 因此,政策目标不应仅关注创新活动本身的数量,更应关注创新在资源配置、产业升级和市场结构重塑 中的扩散效应。换言之,创新要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必须依赖一个能够保障创新回报、促进技术扩 散并实现"优胜劣汰"的制度环境。 创新政策是影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制度变量。此处创新政策的影响,不但包括了对企业个体的影 响,也包括了对企业内部、企业间、产业间、地区间等不同维度的配置效率改善,即创新引致的配置效 率提升。根据政策介入的时点和作用机制不同,可将创新政策分为事前政策和事后政策。 中国经济的未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