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辆纯电公交不到3年大面积停运!发展本地产业岂能依赖扶持回避竞争
事情源于2018年10月,两家原告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分别向中汽宏远采购配置锰酸锂动力电池的纯电公交250辆、422辆。自2021年10月和2021年1月 起,两家原告所采购车辆陆续出现动力电池故障或者异常衰减情况,导致车辆大面积停运。由于公交大面积停运数年后问题仍未解决,最终只能起诉。其 损失补偿能否拿到、何时拿到,仍是未知数。 笔者注意到,上述诉讼当中,东莞巴士出现故障的车辆在当年的招标中,要求明确限制为"锰酸锂动力电池"。 因为存在能量密度低导致续航里程短、循环寿命短、高温性能差、电池衰减较快等固有缺点,锰酸锂电池市场份额一路走低。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 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到2018年,其市场占比只有1.9%。 可见,在当时的市场结构下,将电池限制在锰酸锂领域,实际相当于将招标的竞争范围进行了大幅压缩,走"非主流"路线的企业反倒在这次招标中具备局 部优势。后续的情况也证明,锰酸锂的技术缺陷无法被忽视。 此外,在招标时,为了防范售后风险,对于中标企业后续履约能力的考察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比如,企业的收入 来源是否多元化,是否过于依赖某一大客户、某一地域;企业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