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策略|主动权益基金的负超额是一场合成谬误吗?
中信证券研究·2025-02-28 00:18
文 | 吴聪俊 史周 王兆宇 赵文荣 2 0 2 2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的负超额现象逐渐普遍且恶化,多数产品已连续3年跑输上证指数, 2 0 2 4年能战胜主要宽基指数的主动基金比例极低,且平均负超额达9%。复盘来看,A股市场的短 期大幅波动是主动基金负超额的直接原因,主动产品普遍在2 0 2 3年初、2 0 2 4年四季度等几次关键 行情窗口期表现不佳,未能充分把握市场拐点节奏。此外,统计显示负超额显著的主动基金之间相 关性更高,净值走势和持仓相似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基金,这种持仓雷同化可能缘于合成谬误,即基 金经理个体理性决策在集体层面上引发的非理性结果,核心在于行业考核机制与风险管理模式的系 统性缺陷,最终导致持仓"抱团取暖"和超额收益下降的恶性循环。 ▍ 2 0 2 2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的负超额趋于普遍和恶化。 1)对比主动权益型基金与主流宽基指数的收益表现,2 0 2 2年后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由正转负, 且多数产品已连续3年跑输上证指数。 2)2 0 2 4年能战胜上证指数、沪深3 0 0指数、中证A5 0 0指数、中证8 0 0指数的主动基金比例仅有 1 9%、1 4%、1 8%、2 0%,而平均超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