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2025-06-12 00:16
"所有生意都值得用互联网思维重做一遍",是那个时期对新消费的集体记忆。 当下,"互联网思维"这 个词似乎变成了"情绪价值"。 情绪消费背后的第一性原理:经济发展阶段、人口学和社会学 从 " 生存需求 " 到 " 心情滋养 " ,经济发展改变消费方式。 2019年中国正式迈过了人均GDP一万美元 的关键节点,城镇化红利带来的商品全面量增时代已经是过去式。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功能, 也开始注重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这种由"物"向"心"的转变,在日常的一杯茶饮中就能得以体现。曾经 简单的解渴功能,如今被精心打磨,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场景(如家庭、社交)和个性化需求(如健康、 口味),开始出现无糖茶、新式现制茶饮等多种类型。 人口代际更迭也在同步产生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逐步掌握消费话语权。 调研数据显示,95后 群体年均消费规模已达8-9万亿元,并且在电商平台年货节等购物节日中占据近50%的销售额,已然成 为了各个家庭的消费决策者。独特的代际烙印塑造了差异化的消费观:决策过程精打细算,热衷于在自 媒体博主测评中货比三家,在"种草"与"拔草"间反复权衡;对服务要求更高,期待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通过消费寻求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