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钱的仿制药暴雷,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凤凰网财经·2025-03-28 13:17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文|玲子 2024 年底,北方一家制药公司的办公室里,几位研发、采购人员围坐一圈,在稿纸上、白板上疾笔写下一串串数字。 3 分钱 / 片的阿司匹林肠溶 片、 0.22 元 / 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按照理论成本,无论换多少种计算方法,他们也算不出这个价格。此时,第十批集采的中标价刚刚出炉,整个 医药圈都骚动起来。 "至少需要五六毛!"有人把笔一搁,最后一轮演算,成本价最多还是只能压到这里。研发主管郭青沉思片刻,试图给出合理解释:"估计是为了打出 品牌"。马上有人附和:"如果企业技术很厉害,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控制成本吧……" 郭青在仿制药研发领域摸爬滚打了七年,经手过 50 余个研发项目。他所在的公司曾参与集采竞标,有几款产品顺利中标。通常,他会遇到两三毛钱 的压价,觉得这在预期范围之内,规模效应带来的持续订单和利润,与暂时的让价相比,总是更有诱惑力的。但第十批集采的激烈厮杀,他却前所未 见。 而近期,就在第十批集采落地前夕,饱受争议的超低价中标药间苯三酚注射液忽然被曝出不符合要求,两家涉事药企遭同步重罚 —— 委托方四川海 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海梦智森")与受托方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