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错配,行业寒冬延续!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困局待解
证券时报·2025-05-28 00:03
尽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尚未到来,但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已挤满大量提前布局的企业。 当前行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是退役量预判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二是非正规回收渠道的冲击,导致市场呈现典 型的卖方特征和价格倒挂现象,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受访业内专家表示,预期在4—5年后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有助于缓解供需错配压力,但行业发展仍需加强 引导。当前,国家正在加紧修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并将其升格为部门规章, 通过源头管控确保退役电池进入正规途径,并明确各行政单位、执法机构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中的分工,破 解"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的难题,推动行业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发展格局。 供需错配 行业寒冬延续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的17.2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中,超六成企业于3年内成立。截至5月1日,2025年 我国新注册电池回收相关企业15202家。 然而,与产业扩张"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生产线的"冷清"。 《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 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白名单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产能为423.3 万吨/年,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