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极限逼近3%红线
第一财经·2025-05-28 00:36
2025.05. 28 本文字数:250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然而,这些举措虽短期内刺激了业务量,但也带来了诸多隐忧:消费贷不良率有所抬头,资金挪用监 管压力不断增大,产品同质化越发严重,银行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银行需在息差管理、风险防控与产品创新之间寻求平衡,而消费者则应理性评 估自身债务承受能力,避免陷入过度借贷的困境。 提升服务,花式"卷"起消费贷 "您好!您已获得一张利率低至3.05%的闪电贷利率券,点击进入查看。" "您的可借额度为50万元,有效期至2025年6月21日,使用指定利率券后,年利率低至2.68%(单 利)。" "车贷5年免息!可贷九成资金!" "装修贷手续费0.2%/月,首年贴息!" 今年3月末,多家银行已收到监管通知,要求暂停审批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款产品优惠。在监 管叫停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力推的消费贷业务游走在规则 边缘,通过各类大宗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重新压低至3%甚至更低。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君君 在贷款利率不断下行的环境下,银行消费贷业务正面临诸多难题。 一方面,净息差进一步压缩,市场竞争白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