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竟涉犯罪?沪上首例政府消费券补贴诈骗案宣判
证券时报·2025-05-29 14:04
在大众印象中,"薅羊毛"多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行为,但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可能会构成犯罪行为! 5月29日,上海首例政府消费券补贴诈骗案宣判!被告人夏某某虚构店内消费订单,共计骗取补贴款13万余元,最终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 处以相应罚金。 2024年,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对公众发放"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消费券以"在线报名、公平摇号"的方式确定中签消费者,公众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多个平台参 与报名和摇号。消费券有满1000减300等多样化的补贴额度。以满1000减300为例,中签消费者在餐饮消费满1000元时仅需支付700元,核销消费券后,其余300元会 以政府补贴方式发放给商家。 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消费券发放及核销过程中,消费者与商户均应自觉遵守消费补贴活动规则,不得实施刷单套现、软件作弊、虚假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但部分 中签者与商户,却打起了"薅羊毛"的小算盘,试图通过虚构交易核销消费券套取政府补贴款项。 被告人夏某某是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实际经营人,2024年年末,有顾客在其店铺用餐时出示"乐品上海"消费券,夏某某得知该店属于可核销消费 券商家。 不久,夏某某上网时发现,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