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尼山2025|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济观察报·2025-07-11 12:17
中华与埃及两个文明不同的气候特征孕育出不同的作物,不同的耕作方式,随之带来各具特色的社 会组织形态。黄河流域的社会组织形态注重血缘,以家族、家庭为单位的血缘体是社会的基本单 元。尼罗河流域水量充足,需要建立大型灌溉工程,继而产生了国家导向型农业,形成了以神庙、 王权为主导的国家机构。 在过往历史上,中埃两大文明的关联连绵不断。中埃两大文明 很早就通过"器物—技术—观念"的间接传播实现了文明互鉴。 作者:种昂 封图:本报资料库 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下称"尼山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其中, 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之间一场对话备受关注,吸引了两国文化、学术及外交等领域近90位嘉宾。 这是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首次在孔子诞生地、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山东曲阜,以大河为纽 带,展开的一场纵越千年、横跨万里的交流与互鉴。 从2010年9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因其多元性、包容性、规模大等特点已成为全球以文明对话为主 题的、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论坛,正日益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 纽带。 求同存异的对话 "埃及和中华是世界上最遥远、最古老的两大文明。"埃及驻华使馆副馆长海赞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