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律师变成带货主播:一场讨债生意的流量绞杀
经济观察报·2025-07-20 02:46
一些律所把"讨债"做成标准化生意。经济观察报记者登录抖音 等平台上数家北京律所直播间,进行问询并联系后发现,仅在 一周内,就有超过15家北京大型律所在这些平台24小时不间 断地网推自己,且不止一家律所采用"3210收费模式"(即收 费标准为立案3%、开庭2%、回款10%)。这种收费模式看 似合规,却存在另附《补充协议》的情况:"若因债务人无财 产终止服务,前期费用不退。" 作者: 王雅洁 封图:经济观察报 1500公里之外的北京,一家律所里正开着一场主题为"抖音运营实战"的讨论会。 年轻律师小秦举起手机拍照,记录前辈分享的直播经验PPT:不可在直播中使用"老赖""坐牢"等 词,要用"失信人""限高消费"这类说法。 前辈提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投诉率,一个是委托量,前者降、后者升,便是年轻律师需要瞄准的 目标。 很快,小秦发现,把控投诉率并非那么容易。 2025年6月,西北一名建材商赵胜华攥着北京某律所出具的《胜诉判决书》,站在河北一家废弃工 厂的门口。 该废弃工厂的大门上贴着三张不同法院的封条——这里是他追讨127万元货款的终点,也是北京一 家律师事务所承诺"保障执行"的破产处。 时间回到2024年5月,赵胜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