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东佛山顺德已确诊2471例,基孔肯雅病毒毒性如何,怎么防治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22 10:25

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常伴寒战);剧烈关节痛(多见于手腕、膝、踝、指/趾等小关节, 可迁延数月);2–5天后出现斑丘疹,多见于四肢及躯干;绝大多数患者5–7天即可恢复,个 别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 记者丨 唐唯珂 编辑丨季媛媛 7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 截至2025年7月21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 肯雅热确诊病例247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身上有黑 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 主 要流行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潜伏期1–12天,多为3–7天。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表示,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发布消息称,在一周之内确诊了478例基孔肯雅热。而这些 确诊患者都指向同一个源头——一位从境外务工返乡的输入性病例。病毒跟随这名务工者入 境,又在本地伊蚊的传播下悄悄扩散,最终酿成一场本地暴发。 和登革热有何区别? 卢洪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