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二线厂商求解“活下去”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对此有更直接的体感,他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并没 有回避公司在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上面临的挑战。"我们原来不盈利,主要原因就是成本高。"他坦 言,"(未来要盈利)大概80%的贡献将来自成本的降低。" 杨红新的这番话,指向的不仅是蜂巢能源一家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一个庞大群体的集体困境。根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宁德时代(300750.SZ)与比亚迪 ( 002594.SZ ) 合 计 占 据 了 超 过 65% 的 市 场 份 额 , 而 排 名 其 后 的 数 家 企 业 , 如 中 创 新 航 (03931.HK)、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欣旺达(300207.SZ)及蜂 巢能源等,单家份额均在2%~8%之间,构成了动力电池产业的"第二阵营"。 这个阵营在2024年经历了普遍的盈利挑战。以欣旺达为例,其动力电池业务主体当年净亏损达 15.87亿元;国轩高科同年营收虽有增长,归母净利润却近乎原地踏步;即便是被视为该阵营中坚 力量的亿纬锂能,其于2025年6月呈报的港股《招股说明书》也显示,其动力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