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民总动员开启大灭蚊
财联社·2025-08-03 03:50
据央视新闻, "基 孔肯雅",一个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南部的词汇。用来描述人们感染该病毒后,关节痛、弯腰驼背的样子。而长着花斑的伊 蚊,就是传播该病毒的头号杀手。根据广东省疾控局的消息,从7月20日零时至26日24时,一周时间,全省新增本地病例2940例。 为尽快 阻断疾病传播,本周,广东全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灭蚊行动。 位于中山市的黄圃镇,每晚6时,各家各户相约一起点燃蚊香。 志愿者介绍,这个时间是伊蚊活跃的高峰期,大家一起点蚊香,可以把蚊子从家里赶出去,再配合外围的集中消杀,就能最大限度杀死蚊 子。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 陈晓光: 伊蚊产卵还有一个特点叫跳跃式产卵。它不把一次怀胎所生的卵都放到一 个滋生地里面,它往往一个滋生地里面产三十只,换个地方再产三五只,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里面"。没有积水就 没有它的生长环境。 为杜绝后患,伊蚊的卵和幼虫也要一并消灭。家里的马桶、花盆、饮水机托盘、室外的洼地,但凡容易积水的,都要"翻盆倒罐"排查清理。 而这个黑盒子,则是广东省卫健委、省疾控局等多部门,联合南方医科大学研发的"电子哨兵"。科研人员在里面放置了模拟人体气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