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论丨建设智能社会需要系统性规划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9 00:20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 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 力支撑。实现这一愿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人才培养、开放合作等多 维度构建系统性支撑体系。 首先是技术基座,建设"数据—算力—算法"协同体系。 智能经济的底层逻辑依赖于数据、算 力与算法的高效协同。首先是实现数据要素创新。高质量数据集是训练智能模型的"燃料"。 《意见》明确要求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推动公共数据依法开放,并通过收益分成等激励机制激 活数据供给。其次是算力网络化布局。我国正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依托"东数西算"工程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发展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普惠化、绿色化,解决东部需求 旺盛与西部能源富集的矛盾。第三是算法自主突破。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模型架构创新,建 立模型能力评估体系,推动通用大模型与行业专用模型协同演进。此外,开源代码、数据集和 框架的共享,能够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促进技术普惠。 总之,《意见》为我国描绘了一幅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美好蓝图。当人工智能像水电一样无 处不在,当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