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银行鏖战AUM


随着2025年中报的披露完毕,各家"零售银行"的成绩单陆续揭晓。 一方面,从营收、利润表现来看,银行零售业务仍然承压;另一方面,在对公信贷质量改善之 时,零售信贷风险却仍在抬升,有银行在业绩会上直言"全行业零售风险未见拐点"。 在净息差持续收窄、零售风险抬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们正在探索新的零售转型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零售AUM(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在中报季中被多家银行反复提 及。这一指标被视为大财富管理的"基本盘"、部分银行口中"北极星"指标,是衡量银行零售综 合能力的一个关键参考值。 近年来,依赖高风险、高收益零售资产的业务模式逐渐难以为继,银行们将重心迅速转向扩大 AUM规模,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重塑以财富管理为导向的"新零售转型"路径。 银行零售业务压力仍存 对于哪些银行可以称为"零售银行",可以从零售业务的营收贡献进行初步判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2025年中报统计发现,目前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有三家银行 的零售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50%,分别为邮储银行(65.15%)、招商银行(56.59%)、农业 银行(51.40%)。对比来看,以对公见长的银行中该指标多在40%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