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地提出国资创投容亏100%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5 23:57

同时,覆盖审计、纪检等多部门的协调机制,被视为是尽职免责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记者注意到, 四川、浙江、安徽等地 今年已经发布政策做出相关探索,让审计、巡视部门更 多参与尽职免责政策的落地中,实现各部门的考核评价的互相协作及互认。 另外,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补充谈道,无论哪类出资主体都必须有清晰 认知,私募基金一定是高风险投资,投资行业的人才壁垒也很高。因此,首先应该保障基金以 相对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挑选专业化的GP团队对基金进行管理,而不是任命行政干部管理基 金。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再考虑制定相应的规则,进行尽职免责机制和容错机制的优化,这样才 更有意义。 近年来,国资创投正成为创业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投资天然带有高风 险、长周期、不确定性大等特征,过去由于考核机制的限制,让国资创投在早期投资方面仍面 临一定束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 今年以来,多地尽职免责政策正不断优化,为国资创投带来更 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尤其是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的容忍度正显著提升, 多地 政策对种子期、天使期项目明确给予高额亏损容忍,甚至个别地区已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