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洞察气候:浙江能源锻造韧性“与天共生”
中国能源报·2025-09-16 10:04

一句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道出了物候之变。而能源与气候间,也存在着某种明显且愈加复杂的互动。 能源与气候的双向塑造 回看今夏,全国一度陷入 "蒸笼模式"。 浙江也 "不甘示弱", 特别是 8月,平均最高气温35.8 ℃、高温日数22天,相比常年偏大 2.9℃、偏多13天。 浙北、浙中温度尤高,杭州地区更是从 8月3日至31日,连续29天高温日数,打破了8月最多、连续最长高温日数等多项纪录。 夏季全社会负荷也维持高位 。 除经济增长等因素外,最直接的影响就属高温。入夏以来,截至 8月底,浙江省地两级负荷合计59次 创新高,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有 74天 破亿、 4次刷新纪录、冲至1.31亿千瓦的历史峰值。 ▲ 航拍下的丽水遂昌95兆瓦茶光互补工程。祝灵潇/摄 环球同此凉热。全球性热浪也正变得愈加剧烈且频繁。 世界最大冰山遭解体。 极端高温加剧火灾风险,欧美多地野火肆虐。 9月1 日,英、日、韩气象机构表明,过去三个月,三国各自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天"。 气候变暖 导致极端天气频发,也直接影响了能源的需求与供应。 从需求看,以浙江为例,夏冬 "双峰"特点日益凸显,极寒极热带来调温负荷激增,加大供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