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眼中的“统筹险”,是如何变成“空头支票”的
第一财经·2025-09-25 13:33
2025.09. 25 本文字数:294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马纪朝 6月,一名自称"泰康车险"的业务员主动联系河南郑州的吴先生推销保险产品,吴先生支付2000多 元"保费"后,却发现自己收到的是一张交通安全统筹服务单,而并非保险业务单。他注意到,这张 交通安全统筹服务单上,既没有提及任何保险内容,"服务人"泰康(海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也与 泰康保险没有任何关系。吴先生随即向对方提出"退保"要求,却被告知"退保"至少要收取15%的手 续费。 吴先生的遭遇只是众多交通安全统筹业务乱象中的一个缩影。 根据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五部门办公厅 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交通安全统筹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的定义,"交通安全统筹是 以交通运输企业为发起主体,以提高运输企业抗风险能力为目的,面向企业自有车辆开展的非经营性 行业互助行为。"也就是说,交通安全统筹业务并非保险业务,开展业务的单位也非保险机构。但现 实中,一些开展交通安全统筹业务的公司故意误导车主,使得不少车主将该业务误认为是"买保 险"(有的将其称为"统筹险");一些统筹公司甚至假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