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首尔只要200元 大同为何血赔也要国际化?
经济观察报·2025-10-04 05:42
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支线机场,大同这座往年旅客吞吐量排名 全国95位之后的中小机场,为何会推出如此"大手笔"?是确 有市场需求,还是赔本赚吆喝? 作者: 刘劲松 封图:图虫创意 导读 壹 || 大同机场和运城机场便是先后于2024年3月和4月升格为国际机场,加上"国际"二字后的 部分支线机场立刻显得"高大上"起来,毕竟其余80%左右的支线机场仍然只能飞国内航线。 贰 || 旅游城市与航空公司形成了这样的利益纽带:地方政府给航空公司补贴→乘客得到优惠 机票→增加去某地旅游的概率和次数→带活了当地的经济→政府有了更多的税源→再拿出一部 分给航空公司发放补贴。 叁 || 当航空运输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互促共进,补贴的"国际化"也未尝不是一种发 展路径。 中小机场的国际化 这一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同属山西省的另一匹"黑马"——运城机场。 纵观全国的民航市场,近两年呈现出一个显著变化是: 国际航线布局正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与过去国际航线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型枢纽机场的格局不同,如今襄阳、大理和伊宁等中等城市相继 开通了国际或地区航线,山西省的运城和大同也跻身这一行列。这一趋势既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 新动能,也为国家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