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评估储能系统可靠性?这场跨界对话提供了方向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本次圆桌对话汇聚多领域专家,旨在借鉴数据中心UPS电源与车规BMS的成熟经验,融 合FTA(故障树分析)、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贝叶斯方法等评估技术以及 SIL(安全完整性等级)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深入探讨锂电池单体失效率、系统事故发生 率、全生命周期可靠性 等关键议题,进而明确可靠性评价对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等级评价 的支撑作用。 构建研发、生产、应用三阶段评价体系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靠性专家、产品可靠性部门负责人高坡提出,应通过研 发、生产与应用三个阶段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可靠性评价体系。 在研发阶段, 重点围绕设计可靠性展开,结合化学体系与结构件耐久性验证产品是否满 足2 0- 30年质保要求; 生产阶段 则通过严格管控原料与工艺波动,确保产品可靠性处于可控范围; 应用阶段 则依赖BMS等管控系统,持续维持电池性能的稳健性。 当前储能系统仍面临可靠性评估方法不完善、整体评价难度大等挑战。 日前,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同主办的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上,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中汽研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