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经济观察报·2025-11-10 14:41

是民进党舆论霸权的引导、误导,导致了台湾社会对"中国 人"认同的大幅度下降;而台湾的年轻人,一则没有历史包 袱,二则对民进党的舆论霸权免疫,加上两岸交流日渐热络, 同文同种的感觉在血脉深处苏醒,所以民族认同感迅速提升。 郑丽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声喊出"我是中国人",并勇敢地 参加这场追思会。 作者:王义伟 封图:本报资料室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实施了高压、专制、残酷、独裁的统治,留下两道历史伤 痕:一个是20世纪40年代的"二二八事件";另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对政治异见者的镇压,政治 犯要么被投入大牢,要么被处以极刑,刑场设在台北市马场町。 吴石、朱枫等人就是在马场町就义。 20世纪60年代,这批政治犯陆续出狱,之后他们的生活陷于困顿,开始互相帮助共渡难关,并于 1987年成立"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下称互助会)。1988年,时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 拍板决定将原来的刑场马场町改建成纪念公园。1991年秋,互助会在马场町举办追思会追思白色 恐怖受难者,此后每年一次。 互助会的政治诉求是追求国家统一,被视为统派组织,因此民进党和"台独"势力不参加追思会; 互助会祭奠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