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对“双十一”祛魅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1 11:14

记者丨陶力 编辑丨骆一帆 第一次启动促销十分仓促,只有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家商户参与并喊出了"全场五折,一 元秒杀"的口号,简单粗暴的打折、紧张的24小时限期,其公关意义远远大于销售意义。只占 淘宝平台3%GMV的淘宝商城,要把手伸进更多垂直市场。 看起来并不严肃的一个决定,吹响了淘宝向B2C进军的号角,并与各个垂直领域的B2C平台开 启长达近10年的贴身肉搏。 此后,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每一年的双十一,在人们的心智中,与"全年最低价"画上了等 号,阿里巴巴的数字大屏上,成交额也不断刷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零售纪录。接下来的 数年里,这场购物狂欢逐渐演变为一场盛大的集体朝圣。人们不仅在购买商品,更在参与一 场社会互动,通过共享优惠策略、拼单凑单,在消费中寻找归属感与认同。 ( 2018 年天猫双十一曾创下 2135 亿元的成交纪录) 来自全国的数百名记者,则如同赴一场盛大的约,来到阿里巴巴总部设置的媒体中心,观看 大屏直播,不仅有实时成交数据,还能与各高管现场互动采访。马云、张勇、蒋凡等都曾在 此与记者坦诚交流。 如今,16年过去,昔日淘宝商城的对手麦考利、凡客、库巴、当当等独立B2C平台,如今或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