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五运最炫生态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7 11:45

记者丨喻淑琴 编辑丨蒋韵 守护之路 守护情缘,正吸引着更多人躬身入局。湛江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会长董服金坦言:"白海豚活 得好不好,可以看出我们发展这条路走得对不对。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白海豚,更是这座城市的 未来。" 科研工作者,则让守护告别"凭经验",迈向精准化。 全国首个海洋电子围栏像 "24 小时不打 烊的海上岗亭",雷达、红外镜头等一双双"眼睛"紧盯大海,水下 15 个小监测站每 15 分钟传 递大海情况,提前排查危险为海豚筑牢安全网。 在该领域钻研十余年的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副 研究员林文治介绍,"我们给全国4160头中华白海豚都办了'数字身份证',聚焦珠江、湛江、 汕头等六大种群,跟踪生存动态,测算灭绝风险,只为让有限保育资源用在刀刃上。" 从雷州湾到珠江口,守护既贯穿着科技精密,又浸透着人文温度。 人与海豚之间的暖心故事 不断上演: 搁浅的"老白"在佛山获救,工作人员蹲在滩涂持续为它淋水,再用软布担架小心 转运;江门幼豚 "江江" 被塑料碎片卡住,医护人员耐心喂它吃鱼、陪练游泳,送别时"江 江"绕船两圈,像在致谢。正是这些硬装备与软心意的叠加,让白海豚能在这片海域安心栖 居。 更动人的守护,藏在重大工程 ...